在小区花园里,朵朵妈妈正带着10个月大的朵朵在爬行垫上欢快地爬来爬去。
在旁边看热闹的一个奶奶忍不住开口:让她站起来走啊!轩轩比她还小半个月,前天出来看到,轩轩都会扶着走了,那样的孩子才是真的机灵!
朵朵妈妈一向好脾气,只是笑笑,没说话,但却默默把玩具移开了,让朵朵继续往前爬...
我家老大小时候那爬的是一个快,到了老二那,人家直接不爬了就开始走路,当时他奶奶也一直夸呢。
这都令我有一种错觉~不会爬的孩子难道更聪明?
很多家长,应该说更多的是爷爷奶奶辈把孩子跳过爬行直接走当作孩子聪明的表现。
真的是这样吗?
一、被低估的爬行:婴儿期的“全能健身房”
不少家长认为孩子爬行就是在地上蹭,没什么大不了的。
如果说对孩子的影响大,那都是往夸张里说。
但实际上,爬行对婴儿的影响不可谓不大,它是孩子第一次全身协调运动。
1.孩子的大脑在联网
孩子爬行对于他的大脑发育有我们不可想象好处。
当他开始爬行,大脑每秒就会新增700个神经元连接!
四肢交替前进需要左右脑协同工作,而爬行这种全身协调性的动作正正好。
同时,爬行时的手眼协调距离,也恰是几年后孩子读写所需的精确距离。
这一切都是为孩子的以后精心设计的。
2. 训练视觉
爬行时眼观四路,孩子需要不断切换观察远处目标和近处地面,这样会使得孩子眼部肌肉得到全方位锻炼,视力更好,眼睛更健康。
3.训练平衡能力
孩子在爬行的时候,无形中也在锻炼他的平衡能力。
经历过充分爬行的孩子,摔倒时会本能用前臂支撑,这是因为孩子在爬行中锻炼出平衡保护反射。
有康复科主任观察发现:爬得好的孩子,学步期摔跤频率降低60%。
4.空间思维的启蒙课
孩子爬行还能和空间思维相关联?
在茶几底下钻爬,绕着椅子腿转弯...
看似简单的动作,但正是这些体验让孩子建立起三维空间感知。
有临床追踪显示:幼儿期爬行超过200小时的宝宝,在5岁左右玩拼图、搭积木时表现出明显优势。
所以,让孩子多多爬行吧!
二、那些不爬就走的孩子,后来怎么样了?
有些孩子没爬行就直接行走了,而跳过爬行直接走的孩子,这4个差距则可能伴随成长。
1.身体协调性
爬行是一项全身性的协调运动。
爬行时,孩子四肢交替运动形成的神经回路,是日后复杂动作的基础。
缺少这个环节的孩子,在需要协调的动作中,如学骑车、跳绳往往更吃力。
2.感觉统合
不爬行的孩子更容易出现感统失调。
北京儿童医院保健中心数据显示:感统失调儿童中90%爬行不足。
这些孩子上学后更容易出现注意力涣散、写字歪扭、手脚不协调等情况。
这是因为,孩子在爬行中会接触很多不同质地的物品,从中获得更多的触觉刺激,这也正是大脑整合感觉信息的“原始素材”。
3.好奇心被剥夺
我们发现孩子在爬行的时候,不管看到什么都想摸摸,或者放到嘴里尝试一下它的味道和质感等。
如果不爬行,孩子可能在婴儿车上,也可能在学步车上,探索各种物品的机会无疑就被剥夺了,少了很多探索的机会。
据研究人员对比发现:爬行中的婴儿每小时平均有23次主动探索行为,包括触摸物品、改变路线等,而学步车中的婴儿仅有7次。
我知道孩子每一次爬行都是观察和探索世界的机会,也是好奇心生长的沃土。
4.体态发育风险
没有经过爬行就走路的孩子,走路的时候容易摇晃,也容易出现摔跤的情况,
并且,孩子在幼儿期由于受力线异常,成年后可能会给腰腿痛埋下伏笔。
因此,孩子多爬还是都有好处的。
三、2招唤醒宝宝的爬行本能
有些爸爸妈妈觉得委屈:不是我不让宝宝爬,是他自己不爬呀!
♦️可宝宝不爬有可能是我们的原因:
①过早给孩子使用学步车,过度依赖学步车。
②家长太爱干净了,总觉得地上脏,不让孩子爬。
③没有让孩子爬行的意识,总觉得让孩子顺其自然。
♦️我们可不能剥夺孩子爬行的机会,并且应该多引导孩子去爬行。
1.用玩具引导
可以放一个玩具在孩子的前面,孩子追逐玩具爬行。
那么,这个玩具最好是孩子喜欢的,颜色比较鲜艳,会发声的。
并且,重点来了,是要用这个玩具来"勾/引"孩子,所以,玩具要放在孩子"可望不可及"的位置,激发孩子追逐玩具的欲望。
网上有很多这种引导孩子爬行的玩具,把这个玩具放在孩子的前面,玩具会自己往前爬,孩子在后面追着跑就行,非常方便,家长可以准备一个。
2.言传身教+亲子爬行游戏
孩子不会爬,很简单,爸爸妈妈或者哥哥姐姐做个示范就好。
又或者让孩子和爸爸妈妈一起做亲子爬行的游戏,效果更好。
比如说一人负责变成桥洞(也可以用东西代替),另外一个负责带着孩子在桥洞下来回钻。
孩子熟练一些,我们还可以设置一些障碍,增加孩子爬行的难度。
♦️同时我们也要记住:
①孩子练习爬行的时间每次15到20分钟左右就好。
②要在孩子心情好的时候再来爬行。
③饭前饭后半个小时内也不适合训练爬行。
④地板脏或者很硬的话可以铺上爬行垫。
⑤可以适当带孩子到户外草坪上去爬,注意防虫防蚁防晒就好。
作为一个二胎宝妈,真心觉得孩子爬行也是一段快乐的时光,孩子爬行的每一分钟也都是在为他的以后建筑基础,别太着急让孩子行走了。